原月筝很清楚,凤珣之所以不惜一切要查清楚,就是想给孙皇后一个清白,原月筝不想在皇帝的寿诞之日再起风波,更何况凤璘已经不再提及此事。凤璘思念原月筝,深夜来到原府来看她,还特意带来两个玩偶,两人玩得不亦乐乎。
杜志安得知凤珣调查小艾的下落,不由心生一计,故意让官姬小舞儿放出小艾家人的消息给凤珣,引的他到西陵村去寻找,并趁此机会把他擒获。原月筝在院里看到一封密信,以为是凤珣给她送来的,担心引来不必要的误会,决定独自前往西陵村,走前曾和骆嘉霖商量,骆嘉霖担心其中有诈,立刻通知了凤璘和原月阙,等两人赶到西陵村的时候已不见凤珣和原月筝的踪影。
孙皇后发现凤珣擅自出宫,立刻派孙国舅一路跟踪至西陵村,正好碰见凤璘,他们都对也对凤珣和原月筝失踪的事一筹莫展。原家人忧心忡忡,骆嘉霖担心是凤珣一时冲动掳走原月筝,原月阙坚信凤珣的人品,孙皇后却害怕是凤璘指使原月筝故意勾引凤珣,做出有违人伦的丑事,彻底失去继位的资格,孙皇后决定先瞒着皇帝,不惜一切找到凤珣。
凤璘猜到是杜志安所为,深夜入府质问他,并且威胁他,如果有人敢对原月筝不利,他绝不会善罢甘休,杜志安百般狡辩,却暗下定决心除掉原月筝。谢涵白也怀疑是杜志安指使韩锦成设下此计,暗中不动声色地调查。杜志安去见孙皇后,故意散步凤珣和原月筝旧情复燃私奔的流言,孙皇后委托他出宫密查,尽快找回凤珣。
凤珣和原月筝被困于密室,凤珣沉稳应对,断定绑架他们的人就是所有事的幕后元凶,目的就是激化孙皇后和凤璘之间的矛盾,原月筝深陷危险,却一心惦记着凤璘的安危,令凤珣羡慕不已。凤璘,香兰,原月阙和孙国舅等人都在搜索凤珣和原月筝的下落,可都一无所获,京城的百姓议论纷纷。
凤璘派卫皓时刻盯紧杜府,可杜志安却故布疑阵,派出许多人来混淆视听,孙国舅四处抓嫌疑人,经过严刑拷打,可都无功而返。皇上多日不见凤珣和凤璘前来请安,尽管孙皇后百般掩饰,可他察觉不对,顿生疑心,即刻派王公公私下去密查。
杜志安故弄玄虚,引凤璘和谢涵白误入歧途,却派人在凤珣和原月筝的饭菜里投下迷情药,两个人很快就意乱情迷,凤珣无法控制对原月筝的感情,原月筝拼命挣扎,苦苦求情,可是都无济于事,凤珣为保全原月筝清白,让原月筝把他打晕,凤珣仍然无法控制自己,只好撞墙,把自己撞得头破血流。
杜志安算准时机,带孙国舅找到凤珣和原月筝的藏身之处,两个人在密室之中衣冠不整的样子,不免让人产生怀疑,杜志安又命人将那些抓来的嫌疑人都杀人灭口。
杜志安和孙国舅护送凤珣和原月筝回京,路上正好遇到王公公,他手持皇帝令牌把凤珣和原月筝二人接到宫中,孙国舅吓得乱了阵脚,杜志安却是心满意足,暗自庆幸自己的奸计得逞。
孙皇后得知凤珣和原月筝回宫,立刻来求见皇帝,却被挡在门外,皇帝觉得其中必有蹊跷,让王公公派人暗中查访,替凤珣扫清道路。随后,皇帝来到天牢提醒凤珣这一切都是奸人所害,让他仔细想想是何人所为,凤珣反复声明与原月筝是清清白白的,恳求皇帝放过原月筝。
京城里流言四起,大家都在议论凤珣和原月筝的风流韵事,还散发传单,鼓动民心,诋毁凤珣作为太子的名声,其实,这都是杜志安安排人去广为传播,企图以此事对皇帝施加压力。
凤璘心知肚明,这一切都是杜志安所为,他亲自到原府赔罪,谢涵白私下提醒凤璘要尽快救出原月筝,否则就去皇帝面前揭穿他和杜志安的阴谋,凤璘保证不惜一切会救出月筝。
杜丝雨眼看皇帝迟迟不做处理,担心夜长梦多,可是杜志安却是成竹在胸,他料定孙皇后不会善罢甘休,肯定会除掉原月筝,皇帝也会怀疑到凤璘的头上,他们之间产生嫌隙,凤璘才会下定决心逼宫夺位,
孙皇后怀疑这一切都是凤璘精心策划的,可是苦于没有确切的证据,她不能容忍流言伤害凤珣,孙国舅提议釜底抽薪,只有除掉原月筝,流言自会终止,孙皇后亲赴牢房,假意关心,故意对谣言的严重后果夸大其词,还谎称凤璘受不了妻子失德,大肆杀戮散布谣言的人,还和百姓起了冲突,意欲逼原月筝自尽,原月筝焦急万分,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皇帝接到密报,孙皇后去牢房逼原月筝自尽,他不但不去阻止,甚至暗中赞同孙皇后的做法。他也怀疑此事是凤璘一手策划,只有舍去原月筝才是保全皇室的最佳选择。
原月筝考虑再三,请求与凤璘见一面,两个人互相倾诉相思之苦,凤璘很自责,他不能好好保护原月筝,发誓要把这件事查清楚,然后再接原月筝出去,劝她要坚定意志,好好活下去自证清白,可是原月筝已经做好了寻死的准备,凤璘猜到孙皇后对她说了什么话。凤璘立刻向杜志安兴师问罪,警告他再暗中策划谋害原月筝,凤璘就不再夺位,杜志安百般辩解,还埋怨凤璘不该有妇人之仁。
文武百官又在朝堂之上提及废太子之事,孙国舅和他们据理力争,皇帝明面让杜志安追查流言一事,暗中却让周将军密查其中的阴谋,还让他去牢中赐死原月筝。
凤珣被特赦,孙皇后大喜过望,可是原月筝还被囚禁在天牢,凤璘回忆起和原月筝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他的心如刀绞,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王公公急忙赶来向他报告,皇帝决定秘密赐死原月筝,以平息事态,凤璘吓得魂飞魄散,顾不上多想就疾奔入宫跪求皇帝。
与此同时,香公公也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凤珣,他不顾孙皇后的阻拦,夺门而出。就在这时,周将军奉命送原月筝三尺白绫自缢。
皇帝向凤璘讲明赐死原月筝的理由,就是为了保全皇家的颜面,凤璘气得咬牙切齿地控诉多年来自己受到的不公平的待遇,现在还不容易遇到和自己情投意合的女人,皇帝不惜毁掉这一切,凤璘绝望之下,甘愿与原月筝同生共死,凤璘保证只要皇帝放过原月筝,他们俩将归隐山林,永不回京,皇帝不禁大吃一惊,担心流言会困扰他们一生,凤璘承诺有办法平息流言,皇帝才同意释放原月筝。凤璘此举让皇帝很欣慰,也彻底打消了对他的猜忌。
原月筝梳洗打扮一番,正准备悬梁自尽,凤璘及时赶到救下她,原月筝死里逃生和凤璘相拥而泣。与此同时,凤珣也飞奔赶来救原月筝,可是比凤璘迟了一步,他看到两人紧紧拥抱,只能默默离开。凤璘带杨杨中回原府请安,原太傅夫妇不禁喜极而泣。
皇帝因流言之事罚凤珣禁足九凤宫反省,并暂缓传位,未经允许禁止外出,还特赐礼品为原月筝压惊,并着令她在皇帝的寿宴上献舞祝寿,以彰其德。随后,凤璘去九凤宫探望凤珣,感谢他保全了原月筝的清白,和他大讲兄弟之情,紧接着,凤璘故意带着原月筝到戏院听戏,坦然面对百姓的流言蜚语,还要连请三天大戏,当众大秀恩爱,流言渐渐平息了。
杜丝雨对此事耿耿于怀,她向父亲杜志安诉苦,觉得此番功败垂成没能除去原月筝甚为可惜,杜志安说明皇帝并非真心想赐死原月筝,只是拿她试探凤璘,劝杜丝雨眼光放长远点,不要在大业未成之际轻举妄动。
孙皇后得知凤璘的举动,也彻底打消了对他的怀疑,可是包藏祸心的幕后主使还扑朔迷离,她一心只想让凤珣早日登基,之前对他的怀疑,孙皇后也一改对凤璘的看法,觉得不是他构陷凤珣,只是对包藏祸心的人十分戒备,决定帮助凤珣早日登基,免生波折。
杜志安担心小艾暴露殃及自身,就派刁风诛杀当年送小艾等六人进宫的张七和丽姬,沿途中,刁风发现周龙将军也在追查小艾身世,只好抢先一步将张七和丽姬都杀人灭口,周龙无功而返,可是断定宫中还有奸细,皇帝忧心忡忡。杜志安得知此事,猜到皇帝已开始对他怀疑。
杜丝雨对月筝满腔怨恨,极力挑拨孙皇后除去原月筝,孙皇后误以为杜丝雨是因为凤珣对原月筝的心意才心怀恨意,正能为自己所用。杜丝雨向皇帝自荐,愿在寿宴上抚琴,为原月筝伴奏,可以替凤珣聊表孝心,皇帝欣然应允。
梁王府的工匠们修缮花园,在院子里发现一处温泉。
七夕之夜,凤璘和原月筝开开心心携手同游,还一起放花灯,凤璘许愿要爱原月筝一世,两个人情不自禁深情相拥,杜丝雨看见他们缠绵缱绻,不禁气得怒发冲冠,不顾一切地冲出来责打原月筝,还想趁机说出一切,被凤璘及时阻止,并严厉警告她不要再有类似行为,杜丝雨对原月筝更加恨之入骨。随后,凤璘悄悄来找杜丝雨解释,他觉得是自己辜负了杜丝雨,可是他肩上的压力太大,原月筝是无辜的,不许杜丝雨再伤害她,杜丝雨的恨意更加深了。
谢涵白发现韩锦成奸诈阴狠,不放心再把蒋南青托付给他,韩锦成对他积怨成恨。
原月筝和杜丝雨为了皇帝的寿宴,每天加紧练习,孙皇后谎称脖子酸痛,杜丝雨拿出自己的药膏给她涂上,她趁机在药膏里放入鸡冠花汁,并让沈公公扔了一颗葡萄,害原月筝不小心摔倒扭伤了脚,孙皇后让原月筝涂抹药膏,还好心带她们去御花园散心,并派人故意放出金冠银丝蛇咬伤原月筝。原来,孙皇后想借此机会除掉原月筝,还可以嫁祸于杜丝雨,让凤璘和杜家从此势不两立。
凤珣得知原月筝受伤,就让香公公去了解情况,却被孙皇后撵了回来,她怒斥凤珣应该早日获得皇帝的赦免,树立太子的威信,凤珣也只好作罢。
原月筝身中蛇毒命悬一线,凤璘心急如焚,谢涵白暂时控制住蛇毒的蔓延,精心调制解药,才使她转危为安,谢涵白发现是有人成心而为,原月筝身上有鸡冠花汁,才引来毒蛇,凤璘不辞劳苦日夜照顾原月筝,原家人相信他对原月筝的真情。
原月筝终于醒来,仔细回忆了中毒的经过,果然不出孙皇后所料,凤璘误会是杜丝雨暗下杀手,立刻来找她兴师问罪,责骂她是毒蝎心肠的女人,杜丝雨突然醒悟是孙皇后栽赃陷害她,可是凤璘坚决不信,还警告她再做出伤害原月筝的事,就和她恩断义绝,杜丝雨百口莫辩,对他因爱生恨,杜夫人苦劝杜丝雨,要设法挽回凤璘的心,再报仇不晚。
杜志安向凤璘解释中毒一事是孙皇后所为,就是为了挑拨他和杜家的关系,这才渐渐解除了凤璘的怀疑,杜志安恳求凤璘一定设法让凤珣参加寿宴,方便在寿宴上完成最后计划。凤璘依计而行,请求父皇解除凤珣的禁足,皇帝以为凤璘肯为家人考虑而喜不自胜,欣然答应了他的请求。
凤璘到原月筝来到花园的温泉,特意取名“邀月池”,原月筝想在周围种满香珠花。
韩锦成痛恨谢涵白抢走蒋南青,冒用原月筝之名设下圈套引谢涵白上钩,将他用铁链捆起来,谢涵白很快挣开,还把来人全都打败,却被韩锦成从背后刺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