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瑶光看太岁被叔叔伯伯们打得鼻青脸肿,她很心疼,不停地埋怨太岁不该招惹他们,太岁赶忙向她赔礼道歉,并向她表明心意,武瑶光心里激动不已,可还是觉得他喜欢开阳,太岁承认之前没有看清自己的内心,直到武瑶光离开,才真正懂得自己心里只有她,武瑶光刚想赌气离开,太岁一把抱住她,曹玮和兄弟们躲在一边看得清清楚楚,觉得他们俩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经过开阳和孟冬的共同努力,焰火的设计图很快就完成了,开阳再次提出让他加入北斗司,他们俩就可以一起研究兵器的机关术。武瑶光本来想求洞明帮太岁疗伤,没想到他竟然有本事让自己很快恢复如初,太岁用草编了昆虫送给武瑶光,可她根本不领情,因为太岁曾经送这些给开阳,太岁只好再做比翼双飞的蚂蚱送给她,武瑶光才稍稍释怀。
开阳和孟冬齐心协力制出燃放焰火陶罐,两个人的感情也日渐升温,孟冬突然咳血,开阳心急如焚,立刻带他找洞明治病,洞明帮孟冬把脉以后,发现他的病是娘胎里带的,不能彻底根治只能慢慢调养,洞明只能给他开一些止咳平喘的药,还提醒他不能劳累,开阳唏嘘不已,可孟冬却不以为然,他很庆幸在有生之年遇到开阳,折让开阳心里更加痛不欲生。
开阳送走孟冬,就来找洞明了解病情,洞明只能实言相告,如果孟冬按时吃药,就还有十年的寿命,可以趁机向洞明推荐孟冬加入北斗司,洞明答应调查清楚再说。封后大典的日子临近,皇帝和淑妃都期待那不一样的焰火,开阳和孟冬也把燃放烟火的装置做好,开阳觉得唯一的遗憾就是孟冬不能到皇宫里看焰火。
今晚是封后大典的日子,林公公一早就带人来惟微小筑把焰火设备抬走。隐光很快查明孟冬是襄阳人,他公开的身份资料全是伪造的,洞明从蛛丝马迹判断他是偃正的孙子,立刻派隐光去偃府打听此事。
淑妃对焰火设备赞不绝口,开阳向她详细讲述了其中的机关,隐光很快找到曾经在偃府干活的老仆人,洞明把孟冬的画像拿出来,老仆人一眼就认出孟冬是偃正的孙子,隐光担心孟冬处心积虑接近开阳的目的,洞明派隐光悄悄盯紧孟冬,绝不能让开阳察觉。
隐光派人去找孟冬,得知他已经关门出去了,隐光跳墙进入惟微小筑,对房间进行了仔细搜查。武瑶光和太岁一起来求洞明,都想进宫看燃放焰火,无意中说出孟冬也参与了此次设计,洞明立刻吓出一身冷汗,担心孟冬在其中做手脚,赶忙带着武瑶光和太岁进宫。隐光急匆匆回来想洞明汇报,得知他刚刚进宫了,就意识到事情不妙,隐光派人通知柳随风,他随后也赶往皇宫。
封后大典准时举行,皇帝和淑妃都盛装出席,德妙带人来为淑妃庆祝,淑妃百般推诿,可皇帝心意已决,康相公带文武百官一起来到午门外,坚决反对皇帝立淑妃为后,他们高喊口号以死抗议,皇帝立刻派人死守午门。吉时已到,封后大典正式开始,皇帝亲自宣旨,册封淑妃为大宋皇后,淑妃跪谢皇帝隆恩,亲手接过皇后玉玺与后冠。
皇帝刚想拉着淑妃和太子去点燃焰火,洞明突然带武瑶光和太岁冲进大殿,极力阻止皇帝点燃焰火,并把孟冬的真实身份说出来。
洞明当众揭穿孟冬是偃正的孙子,他处心积虑接近北斗司就是为了图谋不轨,开阳惊得目瞪口呆,没等洞明说完,孟冬混在德妙的弟子中,他一口气发出无数个机关兽,洞明和北斗司众人拼命阻挡,侍卫们把盾牌排起来保护皇帝和淑妃,雷公公和德妙吓得躲在一边不敢动弹。
康相公带文武百官进宫护驾,开阳发现一个戴面具的身影很熟悉,立刻对其紧追不舍。
开阳一边躲闪,一边追那个人,突然一个机关兽直奔她而来,那个戴面具的人一把推开开阳,自己却被机关兽击中当场晕倒,开阳打开面具认出孟冬,孟冬承认自己是偃正的孙子,他接近开阳是为了利用她,孟冬本想和偃正离京回乡,可偃正却被杀,孟冬就决定留下来为偃正报仇,可他却爱上了开阳,就没有在焰火中做手脚,想让开阳亲眼看到他们俩制作的焰火,孟冬就假传斗姥尊师的命令,让德妙去杀掉皇帝。
孟冬拼尽全力拿出一个小木马,开阳不由地想起小时候的事,她被五个小孩欺负,还把她的木马摔坏,多亏孟冬及时赶来阻止,开阳万万没想到当年那个救她的小男孩竟然是孟冬,孟冬终因伤势过重永远地闭上了双眼,开阳伤心地痛不欲生。
德妙看到孟冬已死,她立刻跪倒在地向皇帝认错,声称自己没有料到刺客会混进弟子中,皇帝让北斗司彻查此事,开阳及时站出来指证德妙,并把孟冬所交代的事和盘托出,德妙和偃正都是斗姥尊师的手下,孟冬进入皇宫行刺,权势德妙安排的,德妙百般狡辩,苦苦恳求皇帝明察。
就在这时,窦评事带星屹前来,再次提出郑子文被杀一案,窦评事亲自赶往泰安,很快就搜集到德妙的种种罪行,还带回来证人的笔录和证词,德妙瞒天过海,只是用了一些奇异药物,让病人暂时缓解痛苦,病人因此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而丧生,窦评事还带来很多证人,德妙百口莫辩,窦评事又搬出郑子文被杀一案,东山死后,他的手下落草为寇,在作案时被当地官府抓获,手下交代了东山和德妙联手害死郑子文的事实,一切真相大白,德妙苦苦哀求皇帝,淑妃突然从袖口抛出暗器击中德妙的咽喉,她当场说不出话来,德妙恼羞成怒,立刻抛出那108根暴雨梨花针,柳随风及时赶到,并使出咆哮神功,把银针全部挡回去。
洞明刚想带人把德妙抓住,没想到她竟然使用障眼法逃得无影无踪,太岁和武瑶光对她穷追不舍,德妙使用幻术变成皇帝的模样,让康相公带群臣挡住太岁和武瑶光,两个人被群臣围殴。开阳恳请皇帝继续燃放焰火,她坚信孟冬的话,淑妃只好答应。
皇帝派侍卫在四周保护,并做了周密的部署,开阳把孟冬的尸体抱来,想让他一起观看他们连日来的劳动成果,开阳亲手点燃了焰火,天空中立刻闪现出璀璨的烟花,其中包含百年好合,幸福安康等字样,在场所有人都叹为观止,开阳不由地想起和孟冬相识以来的点点滴滴,可眼前却物是人非,她的心里百感交集,柳随风,武瑶光和太岁的心里也很不好受。
皇帝和淑妃心悦诚服,一起观看了这精美绝伦的焰火表演,皇帝突然晕倒在地昏迷不醒,太医检查发现皇帝身中奇毒,洞明发现皇帝脚上中了洞明的毒针,他对这种勾魂毒也无能为力,只好让淑妃召集群臣,一旦中了这种毒不会活过今天,太子伤心地大哭不止,淑妃让所有人都退下去,她想和皇帝单独待一会。
洞明让康相公去安抚群臣,正好太子从里面出来,康相公就带他一起去安抚群臣,洞明让雷公公和周公公去准备后事。淑妃一五一十向皇帝交代了自己的身份和目的,斗姥尊师安排她接近皇帝,就是为了完成斗姥尊师的大业,淑妃把自己的本命蛊一分为二为皇帝续命。
洞明早就发现德妙是被淑妃用蛊致哑,就是担心德妙揭穿她的身份,洞明向柳随风他们分析了淑妃之前中蛊是她自己所为,他想连夜进皇宫想淑妃兴师问罪,他想和淑妃拼死一搏,又担心自己不能生还,让柳随风接任正防御使一职,柳随风想随他一同进宫,洞明不想他们一起冒险,毅然决然只身前往。
洞明直接来找淑妃,当面揭穿她给德妙下蛊,并且搬出淑妃以前中蛊之事,淑妃对这些供认不讳,承认这一切都是斗姥尊师精心安排的,她只是一枚棋子,洞明猜到斗姥尊师就是当年隐居江湖的苗青,他精心设计这一切,就是为了逼皇帝让位于贤王,洞明只想知道贤王有没有参与其中。
太子把文武百官都打发走,康相公对皇宫进行了严密的部署。淑妃向洞明一五一十讲述了斗姥尊师的计划,让她和德妙配合取得皇帝的信任,然后对他进行蛊惑,让皇帝心甘情愿让位于贤王,淑妃和皇帝日久生情,只想平平安安相守一生,可是斗姥尊师神出鬼没,在皇宫里出入自由,淑妃只能对他虚与委蛇,才故意对自己下蛊,想嫁祸于德妙,没想到斗姥尊师发现了她的计划。
洞明被淑妃的至诚至真感动,可他不允许皇帝身边有任何危险存在,就想杀了淑妃,淑妃也不躲闪,她心甘情愿陪皇帝去死,淑妃说完最后一句话,突然口吐鲜血,她只好承认皇帝中的毒无药可解,她只能用自己的本命蛊为皇帝续命,让皇帝有时间处理后事,以免造成天下大乱。
洞明跪求淑妃替皇帝处理国事,承诺对她的身份秘而不宣,可太子却在门外听得清清楚楚,他把淑妃当成好母亲,不在乎她是不是坏人的同党,淑妃感动地热泪盈眶,母子俩抱头痛哭。深夜,洞明走出皇宫,看到柳随风,武瑶光和太对一直守在宫门外,准备随时冲进去,洞明向他们详细讲述了淑妃的深明大义,然后就头也不回地离开了,三人紧随其后回到北斗司。
德妙被囚禁在地牢,她浑身皮开肉绽,老鼠想去蚕食她,斗姥尊师连夜来找她兴师问罪,谴责她不该擅自杀皇帝,德妙才明白是孟冬假传斗姥尊师的命令,德妙极力辩解,突然发现自己能说话了,斗姥尊师指责她不该使用暴雨梨花针,德妙发现自己也中了勾魂毒,也知道此毒无药可解,她突然喘不上气来,斗姥尊师不想看她毒发身亡,叹着气离开了。
开阳再次来到惟微小筑,看到这里不值和陈设依旧,可早已物是人非,她看着孟冬设计的图纸,心里五味杂陈。
卫相公成了众矢之的,只好来向皇帝请罪,雷公公借口皇帝累了,假惺惺地对他嘘寒问暖,话里话外对他威胁恐吓一番,卫相公赌咒发誓对皇帝的一片忠心,就在这时,有太监出来向雷公公禀报,皇帝已经醒了,雷公公就假传圣旨让卫相公闭门思过,三言两语把他打发走了。
淑妃得知皇帝醒了,就拖着羸弱的身体来看他,皇帝得知卫相公备大礼去找淑妃求情,气得咬牙切齿,可思来想去还是不忍心诛杀卫相公。皇帝让雷公公传口谕,让卫相公告老还乡,卫相公急火攻心当场晕倒在地。
其实斗姥尊师苗青本来不想杀人,只想利用德妙的幻术,让皇帝主动让位,没想到功亏一篑,他只能再出一招。
卫相公从梦到自己被砍头,他从噩梦中惊醒,还吓得魂不附体,突然发现戴面具的斗姥尊师来找他兴师问罪,当面揭穿卫相公当年贪污修建玉清宫的银两,还和德妙设计害死了郑子文的罪行,卫相公想看看他的真面目,斗姥尊师口口声声称皇帝要用他的人头为新皇帝立威,卫相公吓得魂飞魄散,苗青把他贪污的账册和杀人的证据拿出来,逼卫相公归顺,还承诺会保他的性命,卫相公走投无路,也只好答应,苗青让他笼络朝中所有大臣。
皇帝体力不支不能下床,淑妃只好陪太子上朝,卫相公当众提出太子年岁太小,根本不能主理朝政,提议立贤王为帝,淑妃气得咬牙切齿,没想到很多大臣都被卫相公收买,纷纷站出来附议,一致要求立贤王为帝。贤王突然来到朝堂,他大声怒斥卫相公和群臣,坚决拥护皇帝,并且当众立下毒誓,他绝不会对皇位存有觊觎之心,否则死无葬身之地,太子感谢贤王的辅佐之恩,淑妃心里倍感欣慰。
淑妃向皇帝汇报了卫相公在朝堂之上的所作所为,皇帝一时不敢再废掉卫相公的官职,担心引起百姓的非议,他只好把康相公和另外两个忠臣找来商议对策,淑妃见状,赶忙退下来。皇帝自知命不久矣,向当着他们三个人立下传位遗诏,淑妃无意中听到这些,她上兄弟痛不欲生。
卫相公焦急地等在皇宫门外,看康相公他们三人出来,痛哭流涕地向康相公诉苦表决心,康相公不想听他啰嗦,就向早点离开,卫相公盛情邀请他去府里品尝上等的好酒,康相公断然拒绝,卫相公觉得他看不起自己,就不停地大吐苦水,康相公盛情难却只好和他一起喝酒。
康相公借着酒劲劝卫相公改邪归正,他感激涕零,和康相公推杯换盏,开怀畅饮,康相公很快就迷糊了,卫相公趁机套出皇帝要传位给太子,而且遗诏就在周公公身上。周公公把洞明叫进宫,两个人商量由北斗司派人轮流在门外值守,洞明安排柳随风第一夜看守存放遗诏的房间,雷公公躲在一边听得清清楚楚。
皇帝奄奄一息,淑妃时刻陪在他身边,眼睁睁看着皇帝撒手人寰,淑妃伤心地痛不欲生,也因伤心过度晕倒在地。就在这时,苗青蒙面来到皇帝寝宫,他利用幻术把所有宫女和太监都定住,并把淑妃救活,然后大摇大摆离开了。皇帝驾崩,淑妃昏迷,侍卫们把宫门紧闭。
淑妃在太子千呼万唤中终于醒了过来,她想起惨死的皇帝,难过得说不出话来。周公公带人来取皇帝的遗诏,文武百官来到大殿,淑妃和太子随后赶来,周公公撕开封条,打开锦盒,当众宣读遗诏,他刚读了一半,就发现遗诏有问题,淑妃想过去一看究竟,雷公公急忙阻止她,并抢过周公公的遗诏,当众宣布贤王继位,还任命卫相公等大臣辅佐贤王,康相公惊得目瞪口呆。
贤王坚决不接旨,不继位,赌气拂袖而去,发誓绝不再出府门一步,不许任何人来见他。杨大人,温枢密和康相公都站出来说明这份遗诏是假的,他们清清楚楚记得皇帝要传位给太子,卫相公和铁母据理力争,群臣逼康相公拿出真的遗诏,雷公公赶忙制止他们,反复声明圣旨是真的,卫相公下令让殿前卫士把康相公轰出去,周公公谴责雷公公篡改遗诏,卫相公一气之下把周公公押下去,淑妃看不下去,大声训斥卫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