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让扶苏带着好的工匠和铁匠去边关支援蒙恬,随后扶苏说自己要从李斯和赵高那里分别抽取四百能工巧匠。赵高听了之后去找李斯让他进宫面见圣上,他还告诉李斯说让他跟自己一起劝劝皇上收回成命。李斯进宫见了皇上之后说他运筹帷幄,自己一定顾全大局抽调工匠。
蒙恬和蒙毅忙着修路的事情,蒙武老将军知道皇上要修路了之后高兴得不行亲自来咸阳去看看情况。蒙毅说自己估计赵高还会在钱的方面白板的进行阻挠,赵高拿着李由的事情一直威胁着李斯,他想让李斯阻止蒙恬修大通道。秦始皇在朝堂之上让众大臣们议一下修路的事情,蒙恬让皇上看了他做的修路的大地图。
蒙恬告诉皇上说这条大通道要是修好了之后坐车五天五夜就可以从边关到达咸阳,边关的各族百姓都可以走这条大通道进行来往,百姓们也可以丰衣足食。皇上听了之后高兴得不行,但是淳于说修路肯定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时候王老丞相也来到了朝堂之上。
王丞相告诉皇上说自己今天来就是想说一些事情,他说现在所有的青壮年不是扶徭役就是兵役,在家里面种田更做的全都是老弱病残之人,他说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百姓们休养生息。秦始皇听后决定了修路的事情,他让蒙恬全权负责这件事情,开山填壑并且亲自命名为秦直道。众大臣们听后都没有人敢说话了,随后皇上又命令李斯把修建阿房宫的所有财力和三十万刑徒交给蒙恬指挥修路,限蒙恬两年半的时间修好秦直道。
蒙武让蒙恬和蒙毅一定要小心的修建秦直道,他说皇上对它们充分的信任但是担子也十分的重,他担心会出什么岔子。蒙恬找到皇上说自己就要率大军修路了,但是他有一个愿望就是想让皇上在渭河老家赏赐他房田,这样等直道修好无仗可打的时候他也可以回家种田度日。皇上听了之后告诉他说自己在咸阳城周边赏他一些良田和房屋,还赏给他了一尊金人让他修建直道的时候带着,就如他自己亲临现场。
扶苏还是整日整夜的不回家,李贤终日的是以泪洗面茶饭不思,她晚上的时候跑回了家里面。李斯知道了之后让李由去文学馆打探一下扶苏在那里干什么,打探不出来就不让他回家。李斯知道扶苏在文学馆里面对分封制不赞同也不反对之后说自己一定要打一打他的锐气。
皇上晚上的时候睡不着觉一直想着淳于和王丞相等一帮老臣们跟自己的政见不和气得不行。皇上晚上见了李斯问他自己听说李贤经常回娘家住是为什么,李斯说扶苏经常夜不归宿去文学馆,皇上听了之后让李斯去查查文学馆到底都议论着什么。李斯回家之后让李由去文学馆把那些博士和大臣们的言论都记下来,让他对扶苏的事情轻描淡写。
李斯把整理好的文学馆的东西交给了赵高让他呈给圣上看,赵高问他是不是奏明文学馆的事情,李斯听了之后想了想说他不知道赵高到底想知道什么。皇上看了奏折之后气得不行,他说这帮儒生真是妄论朝政可恶至极,扶苏长公子怎么能和这帮人混在一起。蒙毅看了之后说还是把李斯丞相叫过来问清楚才好。
皇上让李斯把文学馆的由来好好跟他说说清楚,蒙毅知道事情不妙之后赶紧去问扶苏说他是不是有趣文学馆了,那地方有什么好的。扶苏听了之后说他自己也说不清楚,李斯说皇上不必太恼火,只要教训一下扶苏就行了。第二天皇上亲自宴请朝廷众位大臣和学士们,不议政事只管喝酒。
皇上出来之后质问那些儒士们说自己养他们是为了让他们为大秦的江山出谋划策,他告诉淳于越说和众人说自己与他们喝完了一杯酒就要宣布一个特殊的诏令,扶苏先行告退了。随后皇上让李斯宣读了诏书,焚毁了百家书籍,有人敢谈古论今者灭九族,这就是有名的焚书坑儒事件。
扶苏知道了大事不好之后让淳于越的女儿乔女跟着自己走,他把乔女打扮成了一个军士带回了自己的府上面。这时候李贤刚好看到了扶苏带着乔女,她问扶苏这女子是谁,扶苏没有解释清楚,李贤生气的走了。李贤在外面遇到了蒙毅,李贤求蒙毅去劝劝扶苏,蒙毅问明白了事情的原因之后去找了扶苏。
蒙毅去问扶苏是不是真的要金屋藏娇,扶苏听了之后说自己不是金屋藏娇,那女的是淳于越之女,蒙毅听了之后说他为什么要冒天下之大不为,要是皇上知道了肯定会生气的。扶苏找了一个安全的地方把乔女安顿了下来,扶苏准备去找皇上说让他停止焚书坑儒的诏令,蒙毅和灵儿没有拦住他。
皇上听了扶苏的话之后十分的生气,他给扶苏说了一番关于治理江山的道理,还说只要是谁敢挑衅自己的天下,自己一样不会心慈手软。扶苏说既然是这样就让他也把自己给治罪杀了,秦始皇听了之后生气的不行,他心力憔悴的吐了口血。皇上罚扶苏去秦直道那里面当监军,乔女说自己不能再连累扶苏了,扶苏说自己会带她一起走的。
李斯告诉自己的女儿李贤说不管扶苏走到哪里都让她跟着扶苏,这样他才能打动扶苏的心。皇上告诉扶苏说自己让他去边关就是为了历练他,这样才能成熟起来,扶苏回家之后看到李贤在整理东西,他说不让李贤跟着自己一起去边关,因为那里十分的疾苦。
扶苏让李贤留在咸阳,随后自己就出去了,他晚上去找了乔女,他给乔女送去了一身衣服让她第二天早上跟着自己一起走。扶苏说杀了她父亲的是皇上不是自己,自己会保护她的。第二天乔女换上了一套军服骑上了战马出了城,在城门口的时候皇上出来送扶苏,这时候乔女骑的马一直在叫,蒙毅悄悄的交代她怎么骑马。
复苏走的时候李贤坐着马车追了过来,她说自己想了想不放心决定陪着他,灵儿听了之后十分的高兴,她说这下自己就放心了。扶苏一路上一直照顾着乔女,李贤全都看在了眼里面,李斯在半路上等着扶苏,他说自己以岳父的身份来给扶苏送行,让他多多的保重身体。还说他此去责任重大,让他好好的揣摩一下,这时候扶苏说他的女儿李贤正跟着自己一起去北疆。
李斯听了之后有点不相信,扶苏让他把李贤给劝回去,扶苏问李贤为什么要跟着扶苏去北疆。李斯要带李贤回咸阳,但是李贤说自己不会跟他走的,李斯听了之后说那她要跟扶苏走就不要认自己这个父亲了。但是李贤听了之后说还是要跟复苏一起走,李斯生气的打了李贤一巴掌,这时候扶苏赶紧出来阻拦说那就让李贤跟着自己吧。
扶苏的人马在半路上遇到了盗匪的袭击,扶苏带着人跟那伙盗匪打了起来,而李贤则救了乔女一命。这时候蒙恬率着大军赶到打跑了那伙盗匪,蒙恬告诉扶苏说等直道修好了之后就没有侵扰的人了,随后他带着蒙恬回了营地。蒙恬告诉扶苏说他这次到北疆来做监军是责任重大,也充分的表现了皇上对他的信任。
扶苏告诉蒙恬说他自己是实在想不明白皇上为什么会杀儒生,而这一切都是丞相李斯告的密,还说淳于越受了别人的利用,他嘴边经常挂着分封之事,所以才会有此悲剧。蒙恬听了之后说自己现在已经无法自拔了,他把淳于越的女儿乔女也给带了过来,他让蒙恬帮助自己度此难关。蒙恬听了之后答应了扶苏帮助他隐瞒过去。
蒙恬带着扶苏看了秦直道的工地,还给扶苏讲解了自己制定下来的规定,扶苏看了之后佩服得不行。韩骞拜见了扶苏,还说了每天都有逃兵和斗殴事件,扶苏听了之后说让这些工匠们不能分三六九等,要一同吃住一同劳作。
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大兴土木,用有军工的人做官吏和监工,一味的贯彻严刑峻法,百姓经常被发为苦役,死亡者更是不计其数。有两个盗匪被蒙恬给抓了过来当了修路的苦力,韩骞见了他们俩之后准备让人给他们俩安排好一点的工作,但是那两个盗匪没有答应。扶苏看了工程的进度之后担心两年半完不成修建的任务,他不但理解了皇上修路的原因还说自己想到了一些办法。
韩骞告诉那两个盗匪头子说现在蒙恬已经注意到他们俩了,要是自己哪天放他们走了蒙恬追问起来肯定是要露陷的。随后他和那两个土匪头子说了一些话,他们的目的就是要阻止修路。蒙恬去找了韩骞问他发生什么事情了,韩骞说是一点小纠纷,那两个土匪头子找了很多人结起伙来。
他们晚上拿了一些修路用的工具藏了起来准备日后再用,还在修好的路面上搞破坏。乔女也住在了营地,扶苏整天和她在一起生活,乔女让扶苏不要冷落李贤,还说李贤是个好人。扶苏听了之后说李斯不是什么好东西,他看不惯李斯的为人,还说自己也不喜欢李贤,自己喜欢的是乔女。
乔女说这一切都是自己的错,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义无反顾的喜欢上扶苏,随后她抱着扶苏哭了起来。蒙恬看着路被人给破坏了之后问大家他们有些人为什么要这么做,这都是他们的血汗,随后有个人出言反驳蒙恬,蒙恬让人把他带回自己的指挥所问话。韩骞害怕事发就派人把他推下了悬崖,扶苏知道了之后给蒙恬分析说这背后肯定是有人指使,还怀疑上了韩骞。
蒙恬听了之后说韩骞跟着自己征战多年是个武夫,生性鲁莽,他不怀疑韩骞。皇上整天一有时间就看着沙盘询问着灵儿直道修建的情况,他说只要路修好了就带着玉娘去北方巡游看看。皇上告诉玉娘说自己十分的牵挂扶苏,还说自己现在看着复苏就知道了做父亲的难处。
赵高让韩成去北疆找到了一名漂亮并且长得十分像玉娘女子,名字叫胡姬,赵高知道与娘的身体迁安不能伺候皇上所以就找了一名女子来代替玉娘,他也是有着自己的目的。胡姬晚上在弹琴的时候吵醒了皇上,皇上出门看到了胡姬以为是玉娘,胡姬装成玉娘的行为举止和皇上睡了一觉。
第二天皇上睡醒了之后问胡姬怎么会在自己的房间里面,胡姬说是他昨天晚上让自己来的。皇上想起来了之后说原来是她,随后告诉赵高说今天他先不上朝了,除非有要紧的事情,随后和胡姬说起了话。胡亥把宫女当成灵儿就轻薄了起来,赵高知道了之后告诉韩成说以后对胡亥的事情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后他要是当了圣上那就是个昏君,到时候自己就会独掌大权的。
皇上被那个胡姬给迷住了,已经好几天都没有上朝了,蒙毅听了众大臣们的议论之后问赵高究竟要搞什么名堂。灵儿知道皇上被胡姬给迷住了之后也十分的生气,灵儿给蒙毅在一起说那个胡姬怎么会知道那么多皇上以前的事情,让蒙毅想想办法劝劝皇上。蒙毅说只有让灵儿亲自去劝劝皇上,随后他们两个人在一起商量起来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