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安晚上跟秀娟说了果园的事情,秀娟心里气不过,这果园自己可是掏了定金签了合同的,不能说现在看见点收益大家伙就都跟着眼红啊,学安觉得也是,他告诉秀娟,天顺叔那里自己已经回了,学安因为这件事也开始感慨,村子里现在大家伙除了靠地里那点粮食换点钱,确实没啥营生,这兜里没钱就是心慌啊。
学安在偏房做木匠活,有粮叔在院子里抄写报纸,学安过来看了一眼,他看到报纸上写着,取消农副产品统购统销制度,这个政策也就是说,他们地里除了可以种庄稼,还可以种别的经济作物了,这可是个让人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学安告诉大,自己和刘海沟通过,他说现在他们那里缺夏柴胡,学安他们可以尝试着种种这个,有粮叔问他县里收购站不是也收吗,学安告诉他,县里收购站只收野生的,有粮叔觉得心里没底,那收购站可是国家单位,他都只收野生的,凭啥刘海就收地里种的,学安认为安徽就是比他们走的先一步,当时人家安徽都吃上白面馍馍了,可是他们还因为分地进学习班,这就是不一样,但是不管学安怎么说,有粮叔这心里就是不踏实。
学安去找在报纸板前面看报纸的包谷地、根叔等人,他把自己想种药材这个想法跟他们说了,大家伙从来没有种过柴胡这玩意儿,他们都不确定这东西能不能好种,种了之后谁买呢,学安告诉大家伙,自己准备请县里的教授来给大家伙讲讲,而且安徽那边说了,种多少他们收购多少。
学安回家吃饭的时候告诉有粮奶奶,村里有几户愿意跟着他种柴胡,有粮叔这心里因为这个事七上八下的,他让学安抽空把这个事情跟学诚说一说,到时候让学诚给拿个主意,学安此时一心就想着种药材,他回了大说地里的事情他自己最清楚,学诚又不懂种地,有粮叔看到学安如此偏执,真是气不打一出来,没有吃饭扔下筷子就走了。
有粮叔来到村口,碰到磨面的天顺叔,天顺叔心里也有烦心事,这守信和柳叶两口子在县城里开了个炒货店,结果守信三天两头的不在家,就把柳叶一个人留在店里,又是忙活这个又是忙活那个,这天气这么热,结果柳叶就晕倒在了店里,天顺叔生气这守信不争气,两人都因为孩子,心里各自烦心着,其实说是烦心,更多的是担心,他们这代孩子和自己那个时代不同了,这个时代太多不确定性,他们总觉得自己快跟不上这个时代了。
过了几天,学安真的把教授请来给大家伙上课,包谷地回家跟金银花商量种药材的事情,没想到正在洗衣服的金银花听见这个事,当场就发了飙,光想着种好了能过上好日子,那万一没种好呢,这地里种庄稼哪哪都需要钱,她们家更是兜里比脸还干净,拿什么种,学安来找包谷地,金银花连着学安都没给好脸色看,包谷地还是偷偷跟着学安去听了课。
学安打算在村里子大批种植中草药,而且打算把种植出来的中草药都卖到安徽毫州去,学安认为这是一个带着全村过上好日子的路子,学安把乡亲们聚在一起说了自己这个想法,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想法没有得到大家伙的认可,相反还招来了大家伙的质疑,包谷地的婆姨金银花就不理解,她认为这个中草药她又没中过,而且还要投进去那么多,本来家里可就没什么底,这要是万一种坏了,那可就抓瞎了,因为这件事包谷地和金银花还大吵一架,被金银花这么一说,其他乡亲们也都没有了谱,大家伙都散了去,学安看到乡亲们穷怕了,心里凄然。
学安决定自己先种,等自己种出来挣了钱,大家伙这心里踏实了就好了,秀娟也同意,她告诉学安有句老话说的好,做一辈子乌鸦不如做一回鹰,两口子说干就干,他们开始买种子收拾地里,卷毛酸汤婶子他们在地头看着学安两口子忙活,都不禁嘀咕,这两口子还真干上了,大家伙知道学安老实,心里满心都装着他们丰源村,可是为啥论挣钱,学安就是比不过守信呢。有粮叔告诉学安,大家伙之所以不跟着他干,原因是因为仓里没粮,学安找的那几户人家,都过的困难,而且家里的地都在坡地上,要是种了药材失败了,他们日子可咋过,有粮叔这一句话点醒了学安,他突发奇想要是种药材不耽误种粮食,不就解决了大家伙的后顾之忧。
学诚和之云外出考察顺便回了趟家,学诚支持学安要种药材的想法,正好学安想跟他商量这个种药材不耽误种庄稼的事情,学诚说套种的这个他们正在研究,会有解决办法的,之云给大家伙做讲座,讲解这个柴胡的习性,还有种植技巧之类的。
在学安的带领下,大家伙决定跟着学安一起种药材,学安已经跟刘海签了合同,如果到期交不上药材,他们就要交纳违约金,大家伙决定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这几天丰源村连降大雨,柴胡天性爱旱,最怕水了,一下雨学安这心就悬着,他不顾雨势连夜去地里查看,当初虽然建了排水沟,但是排水效果不太明显,学安早上连忙给学诚打电话,学诚让之云给想想办法,之云根据学安的描述,也只能先想些应急的办法,。
时间一天天过去,因为排水沟系统的故障,导致地里很多的柴胡都开始腐烂,学安心急如焚,因为排水沟当初是学安让卷毛带着大家伙一块弄得,其实卷毛在弄排水沟的时候,因为他偷懒,所以水沟在建设的时候就偷工减料,这次大雨把柴胡淹了逃不了责任,卷毛害怕了,他跑到城里去找守信,守信给他出主意,反正大雨一浇,当初画的线也看不清了,他让卷毛把所有责任都推给学安,就一口咬定是学安的责任,卷毛忐忑不已。
学安正在家里吃饭,三十六计和包谷地风风火火的跑到家里来,他们急急忙忙的告诉学安,这下可糟了,他们种植的那些中草药都遭了灾,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今天一早那些药材都害了病,学安听见这个消息赶紧跑到地里查看,结果真的是都不行了。
草药都害了病,这种病害迅速的传染给了土地,一块土地传染一块土地,这让学安和秀娟一时间慌了神,学安咨询了专家,专家给的意见是,为了避免更大范围的损失,必须在害病的地里撒上石灰,彻底烧死这些病菌,在地里撒石灰对于庄稼人来说,是件了不得的事情,要知道石灰一旦洒进地里去,这块地就完了。
有粮叔知道这件事情以后,他责怪学安不听自己的话,执意种植药材,奶奶也跟着着急,学安为了避免更大范围的损失,他决定现在自己家地里撒上石灰,有粮叔赶了过来,他按住学安手里的铁锹质问学安,这石灰撒下去就没有后悔的余地了,他要学安答应自己,再也不种植药材了,学安执意不肯答应,在学安心里,他知道种药材是正确的事情,哪怕如今受到了挫折,他还是觉得自己的决定没有错,有粮叔见他如此固执,气愤而去。
金银花家里的地也有了病菌,但是金银花执意不肯撒上石灰,因为这件事,包谷地生气的当着众人面打了金银花,学安看到因为乡亲们因为中药材这件事闹成现在这样,他心里很不好受。因为中草药的时候学安跟大家伙保证过,如果出了事自己一定负责到底,现在草药没有收成,金银花可就不干了,她拉着孩子和乡亲们堵住学安的家门,她是打定主意,学安不赔偿自己的损失,自己就和孩子们赖在学安家,吃喝都在学安家了。
有粮叔和奶奶都站了出来,他们跟乡亲们保证,他们秦家一定帮大家度过难关,乡亲们知道学安是一心带着大家伙奔好日子的,如今出了这事,谁都不想看见,当时大家说好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现在这么责难学安他们,实在有点不仁义。
刘海开着小轿车大摇大摆的来到丰源村,他是来收药的,可是到了学安家里,没想到一颗药都收不到,刘海这可不干了,他跟别人可是签了合同的,现在这药收不上来,刘海就要赔偿人家违约金,学安认为这责任在自己,他主动告诉刘海,自己一定会赔偿他的违约金。
刘海告诉学安,他这个药材自己收不上去,是要赔偿安徽那边违约金的,秀娟告诉刘海现在家里确实困难,她希望刘海可以看在他们私交的份上,在宽限宽限,但是学安能看得出来刘海也很为难,学安已经把家里的拖拉机给卖了,本来这钱是他打算先还给乡亲们的,但是现在为了以后和刘海这边长期合作,也为了下一步种药材做准备,学安决定先把这部分钱还给刘海。
刘海给学安他们出主意,让他们去各处收药材,能收上来多少是多少,有点算点,这样违约金也许可以少赔偿一些,学安感谢刘海,刘海开着他的小轿车又走了,学安觉得应该跟大家伙说一声,他把大家伙叫起来想商量商量。
金银花等人追着学安要钱,学安告诉大家伙,自己已经把家里的拖拉机给卖了,但是这笔钱让他先赔付给刘海了,金银花还有酸汤婶一听这话就炸了,她们囔囔着那刘海开着那么好的小轿车,也不差这点钱,这有钱了为啥不先赔付给她们,学安跟大家伙解释,因为自己和刘海是签了合同的,而且以后他们重要是要和刘海长期合作的,如果现在就没有了信用,那以后可咋办,大家伙听到学安说以后还要种药材,当然不同意,这眼下欠的这一屁股债还没有人给他们还上,再种他们可是不敢了,学安答应大家伙,自己就是砸锅卖铁也一定还上他们的钱。
学安为了尽快弥补大家伙的损失,他决定去各个村子收药材,然后再拿去安徽卖。守信自从知道学安种植中草药失败,现在正到处收药材救急的消息,他动了自己的心眼,他拉着柳叶也开始到处收药材,柳叶不明白他放着自己的炒货生意不做,天天收这药材干啥,守信跟她说,这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自己从来不干,但是利己的事情他可从来不放过。到了一个村子,守信看到学安和秀娟也在,守信故意以比学安高出去五毛的价格收购,那老百姓当然都卖给守信,学安没有多余的钱跟守信抬杠,他不和守信计较,自己和秀娟转身离开。
甘书记知道了学安种药材的事情,他把学安叫到了县里,学安告诉甘书记,自己这次虽然失败了,但是他不打算就此放弃,他依然坚信种药材是可以发家致富的一条大路,学安虽然学的知识不多,但是他笑着拿科学家做实验举例,哪个科学家不是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后才成功的,甘书记看到学安这般志气,很是欣慰,他告诉学安,他没来之前自己一直很担心,学安会不会因为眼前这个坎就放弃,如果真放弃了,自己都是要批评他的,现在看到学安这样有勇气和信心,自己就放心了。
甘书记告诉学安一个好消息,县里准备扶持中草药种植项目,他们经过开会研究,决定以县委名义无息贷款给他们丰源村,这笔钱是用来种药材的,专款专用,学安听到这里,他对县委对他们的支持感激不尽。
卷毛听说了学安从县里带回来三四万块钱,他去找金银花,想撺掇大家伙把这钱赶紧分了弥补上次的损失,学安把大家伙聚起来,把县委的意思跟大家伙传达下去,这钱是专款专项,领了的人明年必须还用在种药材上面,但是金银花还有卷毛、酸汤婶子她们,胡搅蛮缠,非要分了这钱弥补这次的损失,就在这时,县里的周主任来到丰源村,他是专门负责监督这笔款项来的。
周主任看到老百姓都在起哄要分这笔贷款,很是生气,他以为是学安带头要分钱,周主任当众大骂学安假公济私,学安因为这件事真是受了冤屈,他不明白当初为了分地,自己都被扣上了投机的罪名,自己没有办法只能逃跑,是乡亲们帮着自己照顾家里,还力挺自己,愿意跟着自己干,怎么现在遇到这么一点小挫折就挺不过去了呢。
包谷地和三十六计见场面一时间有些失控,赶紧跑到学安家里,想让有粮叔去帮帮学安,有粮叔正准备去的时候,奶奶让他们等等,奶奶来到后院,她手一掀,自己的寿材就亮在大家面前,奶奶让有粮叔拉着寿材和自己来到村口。
大家伙看到奶奶拉着寿材都惊呆了,奶奶告诉乡亲们,当年是乡亲们给了自己这块好的寿材,后来学安给自己打成了棺材,现在自己不能让乡亲们因为学安受罪,奶奶决定把这寿材卖了用来给大家伙还债,这话一出,让在场的人都自行惭愧,周主任更是让工作人员赶紧把奶奶的寿材给抬回去,学安看到这一幕,他的心就放佛被揪在手掌心里一样。
学安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先把乡亲们的债还上,为了让学安不为难,秀娟主动提出自己可以把果园让出来,学安当然知道这果园就是秀娟的命啊,前两年果园因为长期疏于打理,已经快要荒废,是秀娟没日没夜的把果园料理出来,后来果树生病,秀娟急的吃不下去饭睡不着觉,她的辛苦学安都看在眼里,可是眼下除了果园,学安再也想不出来别的办法,秀娟通情达理,学安是她丈夫,在这种紧要关头,作为妻子,秀娟愿意无条件支持学安的一切决定。
学安和秀娟来到村委会,他们告诉天顺叔,自己要把果园让出来,天顺叔知道,前期的辛苦学安和秀娟都放在了果树上,现在眼看着果树就要成熟,马上就可以有收益了,这时候把果园让出来,是多么痛苦的决定,但是学安和秀娟决心已定。郑卫东老早就就想要回果园,现在学安和秀娟有心让出来,他倒是巴不得捡了这个便宜,天顺叔明知道这是个太便宜别人的事情,但是眼下学安和秀娟为了还上乡亲们的钱,也实在是没有别的办法了,只好同意。
天顺叔知道守信背地里偷偷收药材,故意和学安作对,他回家狠狠的教训了守信,但是守信觉得自己委屈坏了。学安把乡亲们的钱还上,他依然决定还是要种药材,可是因为他家的地已经撒上了石灰,种啥都不行了,天顺叔召开村委会,在会上,身为党员的天顺叔提议,党员带头帮学安挺过难关,党员们一致同意,经过这次学安认识到,党的光辉多么伟大。
学安和秀娟经过一年的继续苦心努力,终于学安种植的中药材迎来了大丰收,刘海那边也爽快的同意接收这批药材,金银花她们见到学安中药材有了收成,都纷纷表示愿意跟着学安继续干,天顺叔都忍不住磕碜金银花她们,当初求着她们种她们都不干,现在金银花知道自己当初的眼界有多狭窄了,她当众给学安道歉,并表示以后自己再也不胡搅蛮缠了。
学安和秀娟把药材运到了安徽老家刘海的工厂里面,学安和秀娟在工厂里第一次看见空调这个东西,刘海解释这是用来调节温度的,秀娟问她们这批药材能不能享受空调这待遇,刘海不以为然道收药材的刘总过两天就来了,不用放空调房里,可是谁知道眼看着已经过了一个星期,学安放心不下药材,他赶紧去了刘海仓库,结果发现药材因为高温存放,已经全部霉变,刘海也傻了眼,他一个劲的跟学安道歉,并表示这药材进了自己的仓库,现在就是自己的责任,他让学安不用担心,自己承担损失,该给学安多少钱还是要给的,可是学安现在不是纠结钱的问题,这中药材是自己和秀娟这一年以来没白天没黑夜的种出来的,这每一根药材上面都是自己和秀娟的汗水,他是心疼啊,心疼这白瞎了的药材。
经过这件事情之后,学安下定决心,他要在丰原村建厂子,他告诉刘海,自己建厂子不为挣多少钱,就为了自己这些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药材,自己也要把这个场子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