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到万家》中何幸福和王庆来到城里打工,何幸福一直积极向上,学习各项新的技能,而王庆来却不思进取,眼高手低,随着两人工作能力的差距,矛盾也越来越多,为了家庭着想,何幸福决定和王庆来回到万家庄。
《幸福到万家》何幸福回到万家庄
进城后,何幸福在关涛的帮助下,进步特别大。反观王庆来却越来越窝囊,进了城竟然摆起了谱,怨天怨地,怨别人,还自作主张给庆志岳父送礼,非常不思进取。一个不断的在向前,另一个不但自己原地不动还看不得别人好,这样的夫妻也有了离婚的风险。
但是后面的情节中,王庆来也意识到自己和何幸福已经生活不到一起,两个人的价值观已经出现了巨大分歧,所以主动提出了要分开生活,然而何幸福最后却没有答应,想到过年的时候,何幸福和庆来带着孩子去给万善堂拜年,万善堂教导他们,年轻人出去闯一闯也是应该的,但不能忘了为什么闯,更不要把家弄没了。因此何幸福选择了回归家庭,辞掉了律所的工作,回到了万家庄。
有了进城打工的经历,何幸福觉得自己现在有目标,也有奔头,她和关涛说心里话,也决定离开律所回村办客栈。
《幸福到万家》中塑造的何幸福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她拥有朴素的是非观,性格善良正直而勇敢,对于自己认定的道理就要较真儿,成为改造乡村陋习的挑战者。故事中还设计了幸福进城打工的剧情,她从最基础的保洁员做起,一路学习成长,成为律师事务所的前台。在曹平看来,何幸福的善于学习和成长经历,可以让城市女性受到鼓舞,女性的勇气和人性的光辉是共通的。
剧中的故事虽然很朴实,但也有锋芒,故事中有对农村社会的关切,对农村建设充满了善意,作品的整体基调是温暖现实主义,人物的塑造、细节的呈现和案例的设计都是接地气的、真实的。
电视剧讲的是农村脱贫之后的故事,内核是女性成长与农民法治意识的觉醒,通过农村闹婚、土地征地补偿、农民青年进城等案例,带出代际冲突、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冲撞,想传达的是法治文明、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同等重要的观念。这些话题与现实紧密结合,但一直少见于农村题材影视剧中。以往的农村题材更多聚焦于乡村振兴中的“扶贫”,《幸福到万家》讲的是扶贫之后,解决了温饱之后的精神脱贫、文明脱贫,更多是精神文明、法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