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内容:

2018年电影大全

歌手2

奥斯卡

春晚

陈立农陈立农

陈伟霆陈伟霆

吴宣仪吴宣仪

范丞丞范丞丞

首页 >励志荟萃 >励志文章 >一个穷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钱的?

一个穷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钱的?

2015年03月28日 16:160365经典网365j

一个穷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钱的?

这么说起来,文野也感慨:“还好09年出手,要是再拖一年,就买不起了。当时就是头脑一热豁出去了,房价开始上涨了,不买不行。这样逼了自己一把。”

他想起来了,刚买房的那一段,日子很不好过。每天都在担惊受怕。

怕什么呢?文野笑着摇头:“都是一些很蠢的想法,没有逻辑。”

但对于这些“没有逻辑”的想法,我格外有兴趣。按照认知治疗的理论,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各种“没有逻辑”的假设和信念中,区别只是我们在多大程度上能意识到,我们可以不必受其摆布?在我的再三要求下,文先生颇为不好意思地说:

“我那时候就觉得,手头要是没有五位数的存款,就会遇到什么危险一样。”

他端起咖啡,自嘲地笑,努力掩饰住自己的尴尬。我没有笑。我觉得这个想法一点也不“蠢”:就在几年前,我自己也会这么想!我也是穷人出身。我猜很多穷过的人,都曾经有过类似心态。仿佛身家性命都系在那个数字上,稍一牵动就心惊肉跳。不敢消费,也不敢投资。当然,理智上知道那不是真的。但由不得理智做主。

“我明白这种想法。我读研究生的时候,靠杂七杂八的兼职养活自己。钱挣得不少,但总是不敢花。我会担心:万一存款花完了,又找不到新的工作,那岂不是会饿死?安全起见,我必须留足三个月的生活费才行。那是我给自己的缓冲期。”

文野眼睛一亮:“没错!对我来说起码要半年!”

我们哈哈大笑。突如其来的共鸣让文野放松了不少,好像遇到了同类。在彼此的启发和附和下,我们又找到更多相似的,穷人特有的,“没有逻辑”的信念:

“每个月都有花钱计划,一旦超出计划一点就感觉要完蛋。”

“挣到钱总觉得是这段时间运气好,总担心以后不可能这么顺。”

“所以也没有胆量贷款。万一哪一年断供了怎么办?”

这时候我才隐约地接触到那个原来的他。那个二十出头闯北京,不舍得租房,只得在单位里沙发上过夜的穷光蛋。从一见面开始,文先生就是一个神采奕奕的商务人士,笑容温和,待人得体,举手投足中满是自信。这是一个被命运眷顾的人。虽然他反复提到过去的落魄,但直观感觉上,我还是无法把他和“穷人”联系起来。

他现在完全理解了我说的转变是怎么回事。他说:多亏了那一年买房。

“你才会真正发现以前担心的东西,根本是不存在的。”

有一个寓言说:一只鸟从小被关在笼子里长大,后来就算出了笼子也不会飞。因为在它的头脑中,已然有了一只看不见的“笼子”。照这个比喻,这只鸟当真想飞起来,就必须先尝试着突破“笼子”的屏障。拿自己的身体,甘冒风险,小心翼翼地,闯荡想象中的禁区所在。舍此别无他途。在认知治疗中,这叫做行为实验。

所谓行为实验,就是在生活中,把我们原先坚持的信念变成一个假设,再尝试以实验证实或是推翻。譬如有人以为:我做事必须一丝不苟,别人才会喜欢。——真的么?不妨做一个实验:故意犯一次错,看看结局如何?一试之下,许多不合理的信念自然就会土崩瓦解。这道理说来简单,实践起来却极为不易。首先,实验设计必须温和,小步试探,就像整个人跳进温泉之前,需要先拿手试一下水温。其次,实验设计要有针对性,找准心里最真实的恐惧,针锋相对地发起挑战。令狐冲破冲虚道长的剑招,认为“要找出破绽,只能直击最强的一点”,颇有相通之处。(365经典网_www.365j.com)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这实验必须亲身尝试,亲力为之。他人的经验无法替代。哪怕信誓旦旦地保证:“这件事大家都试过了,结果千真万确!”甚至理智上已经洗脑成功:“我知道这个信念错了,就不用再试一遍。”——从行为改变的角度看,全都是无意义的。令狐冲那时不能冒着绞断手臂的风险,直刺剑圈中心,就不能产生切身的感悟。

所以文野是在情急之下,开启了一场“失去存款会怎样”的实验。

像是被猝不及防地扔到一个陌生地带。好在他发现自己担心的事一件也没发生。

最严重的时候,他感觉自己已经岌岌可危了。他的存款一度跌到过三位数。但还好,等到发薪日他就活了过来。什么危险也没有遇到——说来可笑,就这么点破事,折腾了他三十年,本质上荒谬得让人失望。但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对于金钱的感觉发生了变化。他开始意识到自己“挺能挣”,开始客观地评估自己的经济能力,开始买一些自己原来不会买的东西。一次又一次地,他还会因为存款上的波动而困扰,但程度已经越来越轻,而愉悦的感觉日渐增强。他逐渐开始觉得,钱本该是一个流动着的东西,唯有运转起来才能产生价值,存款太多反倒说明不能物尽其用。

行为实验一旦开始,哪怕只是最温和的一小步,也会逐步自我强化,构成一个正反馈的循环。文野的例子刚好说明了这一点。不到两年的时间,他已经很难理解自己最初究竟在焦虑什么。他最后一次逼自己,是2010年底买车(北京实行摇号前夕),财务状况再度陷入冰点。但他已经有过一次经验了,这一回很快就振作起来。这让他更加明确了对钱的态度。之后不久他就创了业,后来又贷款买了一套房。

他创业了两回,中间又工作了一年。现在他仍然没多少钱——以存款和现金流而论。“有吃饭的钱就够了,买东西刷信用卡”。他有两套房,有自己的公司,还在不同的项目里拥有不少股份,其余的资产则以股票、信托、比特币等形式存在。“没统计过值多少钱,算个总数也没意思。”我问他:“一千万应该是有的吧?”他笑笑:“光两套房子就一千万了。”对于一个依靠存款的人,这是无法想象的数字。

我当然不是说,文先生的发家全是因为产生了心理上的突变。在这篇文章里,我没有写到他的勤劳、坚强、隐忍、智慧、诚实、以及经验技术,包括这个时代提供的各种机遇。这些才是他赚钱的根本。但是另一方面,这些赚到的只是客观的钱。一个占有大量金钱的人,却未必一定能“有”钱。我看过一篇报道,说中了彩票的穷人很多,能改变一生财运的很少。因为他们没“有”钱。这里的“有”不是占有,而是掌握,是如臂使指的灵活运用。把钱变成工具,变成盟友,变成帮忙赚钱的奴仆。

穷人永远被金钱驱使,而有钱人则可以驱使金钱。在我看来,这中间的分界线,不只是挣钱多少,也在于这个人和金钱的关系。回到文章题目里的问题:一个穷人从什么时候开始有钱的呢?我的回答是:从他和金钱的关系开始转变的时候。

对文先生来说,就是他咬牙买房的时候。那是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有钱。以上就是365经典网和大家分享的励志内容,更多精彩请关注www.365j.com或扫扫下方的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