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间反反复复进藏的经验和所见所闻,开始在《冈仁波齐》的人物设定上作用、发酵。带着这样的设想,剧组从香格里拉走到德勤,德勤走到四川巴塘,直到途径芒康县普拉村,因为一个牵牦牛的女孩停了下来。
十一个素人的电影之路 命中注定普拉村
“人群里有两个十九岁左右的藏族女孩,长得非常漂亮,是那种非常淳朴的美,脸上有着浓浓的高原红,其中一个叫斯朗卓嘎,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但这两个女孩非常害羞,谎称她们住在三个小时山路外的另一个山村。
晚上,张杨再翻看白天的照片,还是觉得那个女孩的形象非常好,“我觉得这就是冥冥中注定的缘分,她们一定要出现在我的电影里。”于是第二天剧组又回到原处打探,结果发现她们的家就在仲杰组,过一条小河就是,离普拉村镇只有五分钟的车程。
剧组的来到,打破了村子的平静。“我说要请他们来拍电影,他们并不懂怎么回事,但说磕长头朝圣,他们都明白,觉得这是好事情,也都有这样的愿望。” 斯朗卓嘎很早就嫁到了隔壁邻居尼玛扎堆家,在张杨的设想中,朝圣队伍的“掌舵人”这个角色,正好可以由斯朗卓嘎的公公——尼玛扎堆担任。
“尼玛扎堆的父亲刚去世没多久,他时常悔恨没有带着父亲去朝圣,所以这次很想带着叔叔杨培一起去朝圣。叔叔杨培已经七十多岁,在哥哥生前时,老哥俩一直想去朝圣,但哥哥还没出发就去世了,杨培不想自己死前也有这样的遗憾”。
而在斯朗卓嘎的娘家,姐姐次仁曲珍的出现又给了剧组意外的惊喜。“当时次仁曲珍已经怀孕半年左右,孩子将在马年出生,正好和冈仁波齐一样属马,所以希望能和丈夫一起去朝圣祈福。”在随后的朝圣途中,他们的儿子丁孜登达顺利出生,张杨回忆起这个幸运的男孩时说:“他应该是电影史上年龄最小的演员,也是朝圣队伍为何中途多了一人的缘故”。